服院要闻

秋归浙理,我回来了!
内容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5-10-28 16:27:00

丹桂沁香,秋光织锦,映照时尚的脉动与岁月的沉淀,浙江理工大学迎来 128 周年校庆返校日。一袭袭熟悉身影踏风而来,重聚临平,再话霓裳。这片孕育了众多知名品牌的沃土上,正续写着怎样的匠心故事与青春新篇,让我们走进这场,以“‘衣’脉相承 JIA人有约”为主题的金秋盛会。

  

  


论坛聚智

十佳设计师共话匠心,为后辈点亮前行灯

10月25日上午,服装学院在临平校区蚕学馆举行“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校友发展论坛,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吴跃峰、院长崔荣荣、副院长须秋洁,荣膺“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的校友张义超、杨红彬、邓力夫、应翠剑、郝佳、贺华洲、葛凤出席活动。论坛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霁乐主持。

吴跃峰代表学院向远道归来的校友致以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和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办学特色。他指出,服装学院作为“中国著名时装学府”,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培育出11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成为学院一张闪亮的“金名片”。他强调,校友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友服务,推动校企协同与产学研融合,共同打造“校友—母校命运共同体”,助力东方美学走向世界时尚前沿。

崔荣荣在总结讲话中表达了对校友的感谢。他系统阐述了学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他指出,学院将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国际合作、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五大维度全面推进。他强调,学院与校友是休戚与共的发展共同体,学院将持续为校友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同时也期待校友以行业资源反哺母校,共同构建“双向赋能”新格局,为中国时尚产业崛起贡献力量。

1986级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第12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第23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得主张义超,以“热爱为舵,做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为题,分享三十余年行业体悟。她强调“热爱”是设计师持续前行的核心动力,呼吁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深入产业一线,成长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1989级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第13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杨红彬,聚焦“科技赋能服装产业”,通过实战案例展示自动化技术在生产端的深度应用。他指出,唯有打破设计与技术的壁垒,主动拥抱科技创新,才能跟上产业升级步伐。

1991级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第6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邓力夫,提出“不要为设计而设计”的核心理念,倡导“跳出专业陷阱,培养深度跨界思维”。他总结AI时代设计师必备的四项能力:连接知识、多角度看问题、快速学习与资源整合,鼓励学生突破专业界限,在跨界融合中探寻新方向。

1996级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第10届、第19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应翠剑,以“破茧成蝶”为喻,系统梳理设计师成长三阶段:从夯实专业基础的“基石阶段”,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破茧蜕变阶段”,最终实现定位明确、跨界融合的“做自己阶段”。

2000级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校友、第18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郝佳,结合个人成长历程,总结优秀设计师必备的五项关键能力:审美力、专业基础、持久力、热爱与可持续学习力。她勉励学生以热爱为引领,以坚持为基石,在服装领域实现自我价值。

2001级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校友、第31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贺华洲,分享“东方户外美学”探索成果,通过将“留白”设计、自然色等东方元素与再生科技纤维、植物染工艺相结合,打造兼具功能性人文感的户外服装,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2005级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校友、第28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葛凤,为学生梳理清晰的成长路径,强调夯实专业基础、掌握AI等现代工具的重要性。她提出分阶段职业目标:从入职打牢根基,到晋升学习管理,最终以创业者思维规划未来,助力学子在时尚领域走出自己的道路。

整场论坛凝聚了校友智慧与经验,为在校学子搭建了与行业领袖对话的桥梁,也为学院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能。

学院校友理事会成员、各届校友代表、服装学院师生代表等8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龙论道

破局时尚未来,碰撞多元思想火花

下午,学院在临平校区7号楼555会议室举办主题沙龙活动,汇聚了从93届到15届的校友,他们跨越设计、工程、制造、品牌、销售等时尚产业全链条,与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围坐一堂,围绕技术变革、产教融合与资源对接等核心议题,展开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头脑风暴”。

 

 

在一对一志愿者的陪伴下,校友们参观了中华衣时尚艺术馆。漫步于熟悉又崭新的校园,他们重温青春岁月,切身感受着母校的发展与变化。

 

一日重聚,承载 128 载岁月情深;两场论道,点燃未来时尚星火。这场秋日盛会不仅续写着“衣”脉相承的理工情缘,匠心与创新的基因更会持续生长。从临平校区出发,浙理人将带着这份金秋的收获与感动,在时尚领域续写属于自己,也属于母校的精彩新篇。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康泰路8号 邮编:311199    Copyright © 2010 - 2016 fzxy.z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