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院要闻

服装学院举办国际留学生国情教育活动之“拼布艺术研讨活动”
内容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4-12-10 15:16:01

12月3日,服装学院举办并组织国际留学生赴浙江民艺拼布博物馆参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国际交流活动——拼布艺术研讨活动,旨在探讨拼布艺术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推动拼布艺术的繁荣发展。来自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的国际留学生、浙江省拼布协会专家、以及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出席此次活动作演讲和发言,服装学院国际留学生班主任金曾可担任活动主持。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教授首先向国际留学生们表示欢迎,强调了拼布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活动丰富大家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也借助拼布艺术协会的平台让大家接触到中国的民间艺术,提供多文化的国际交流机会。

来自巴基斯坦的Ammara um e、Simran Khan和Mahnoor Munir围绕巴基斯坦拼布艺术的多样性和文化意义,向大家展示了巴基斯坦不同省份独特的拼布技术和图案,同时讨论了拼布艺术从传统的功能性用途到现代的时尚和装饰应用的演变,以及购物习惯的代际变化,强调了数字时代如何使拼布艺术更加普及,让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和探索不同的设计。

来自孟加拉国的Sarker Md Kowsar Alam则围绕孟加拉国拼布艺术——Kantha——一种将旧布料转化为被子、床罩和其他物品的传统技艺,展示了孟加拉拼布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审美价值、团结象征、实用性以及可持续性,以及孟加拉拼布的多种形式和在现代时尚中的应用现状。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的郭相茹从拼布艺术的全球历史和文化意义出发,强调了拼布在不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象征意义,如中国的百衲衣和百家被,以及佛教中的袈裟。同时提到了拼布艺术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的体现,以及全球现代拼布艺术家的贡献和风格,展现了拼布艺术如何跨越国界,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

浙江省拼布协会常务副会长杨超登,则在演讲中为同学们分享了中国拼布艺术的十年发展历程。拼布艺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形式,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与创新拼布艺术,协会不断致力于让更多人深入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随后,杨超登副会长为国际留学生Sarker Md Kowsar Alam、Ammara um e、Simran khan和Mahnoor munir颁发浙江省拼布协会入会证书。

活动最后,服装学院国际留学生一行在浙江民艺拼布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国际拼布区”、“中国现代拼布区”、“中国当代拼布区”和“中国少数民族拼布区”4个展览区,欣赏了近六百余件近现代及当代中国拼布艺术藏品。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传统手工艺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拼布艺术,作为一种融合创意、历史与情感的手工技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连接不同地区人民情感的桥梁。通过此次国情教育活动,国际留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和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也在交流沟通中为拼布艺术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康泰路8号 邮编:311199    Copyright © 2010 - 2016 fzxy.z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