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院要闻

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博物馆促进设计高等教育——浙理工服院承办“2024丝绸之路周”重要活动中法双边学术会议
内容来源: 点击量: 发布日期:2024-06-24 14:52:51

2024年6月20日,一场推动博物馆与设计高等教育互融发展的国际学术盛会——博物馆促进设计高等教育中法双边学术会议,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2024丝绸之路周期间,于中国丝绸博物馆新猷资料馆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理工大学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承办,旨在促进中法设计文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快中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博物馆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3CA40

会议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季晓芬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杨建武、浙江理工大学社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朱伟明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表达了对会议成功举行的祝愿和对促进中法文化交流的期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梅赫达德·沙巴罕(Mehrdad Shabahang)出席会议并致辞。

386D2

杨建武表示中法两国领导在一个月前签署了包括两项文化遗产保护和展览交流合作意向的近20项合作协议,是双方传承友谊、着眼长远,携手再出发的又一次“双向奔赴”。 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此次会议的举办将进一步加深在博物馆和设计教育领域的合作,同时开启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领域的国际交流新篇章。

2F180

朱伟明表示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教育不仅关乎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此次会议的举行,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促进中法两国在设计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不仅是对两国长期友好关系的庆祝,更是对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深化和拓展。

30A7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负责人梅赫达德·沙巴罕(Mehrdad Shabahang)

3519A

A179

A55D

会议邀请了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教授、法国加达涅博物馆馆长泽维尔·塞拉(Xavier de la Selle)、马兰戈尼中国及亚太区首席运营官程莹婷、马兰戈尼(上海)教学总监克里斯蒂安·斯坦伯格(Kristian Steinberg)、南特设计联合学院法方副院长约瑟夫·璞建笙(Dr. Joseph Press)、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南特设计联合学院院长袁由敏、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崔荣荣、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教授刘传兰、伊朗文化遗产部研究所教授大流士·阿克巴扎德(Daryoosh Akbarzadeh)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分享了他们在博物馆和设计高等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与宝贵经验。会议分别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主任刘剑和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须秋洁担任学术主持人。

2C92A

安来顺教授作为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也是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在博物馆与文化传承领域有丰富且宝贵的学术研究。在他的演讲“让博物馆资源与服务成为创意设计灵感的源泉”中,以中法两国代表性博物馆和展览为例,为我们直观呈现博物馆的资源与服务可以激发创意设计的灵感,表示博物馆可以为高等教育提供培训场所提供有意义、真实和协作学习的体验,可以深度融入高等教育课程的各个层面。

36D59

程莹婷女士作为马兰戈尼学院中国及亚太区首席运营官,在时尚教育和商业拓展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她的演讲“时尚教育,融之于艺术与文化” 探讨了时尚趋势的诞生,强调了文化、艺术、社会影响以及时尚展览在塑造时尚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文化和艺术的融合来增强时尚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380BC

克里斯蒂安·斯坦伯格(Kristian Steinberg)作为马兰戈尼上海校区的教学总监,有丰富的设计实践和教学经历。他的演讲“中法风格发展” 通过讲述康熙皇帝与路易十四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包括艺术、科学、外交以及个人层面的联系,为我们呈现了两位君主如何在各自的领域内推动文化、科学和政治的进步,并促进了中法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影响。

2F6F1

泽维尔·塞拉(Xavier de la Selle)馆长是一名历史学家,一直担任法国电子博物馆和社会博物馆联合会主席。他的演讲“丝绸纺织与教育体验:里昂市博物馆新常设展览”以同名主题展览为例,以工业和劳动城市为角度,通过历史画作记录、留存设备实物和织造技术混合媒介的演示与互动实践,给我们展示了里昂城市的丝绸历史以及博物馆展览是如何融入设计教育内容。

32F72

约瑟夫·璞建笙(Joseph Press)博士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战略家和技术专家,也是一名设计教育家,他的演讲“思维博物馆:设计作为集体智慧的策展”从机遇、认知、故事制作等方面提出,设计教育应具备跨文化视角、寻求更好的未来、具身认知、切换视角和穿越时间等多维方法,通过培养集体智慧和变革者,以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进而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3648

袁由敏院长多年从事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社会美育研究和设计社会实践研究,致力于将东方传统智慧融入当代设计实践,积极推动设计教育的变革转型,努力践行设计的社会美育。他的演讲“策展作为社会美育”通过多个策展和个人设计案例深入探讨了设计策展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博物馆和展览实践促进公众对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深入理解,同时强调了策展人在塑造社会美育和历史叙事中的关键角色。

35409

崔荣荣院长主要从事设计史论与时尚创意研究,构建了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实证为主体,以“设计史论(中国符号)”与“时尚产业(中国方案)”阐释为两翼的科研及教学体系。他的演讲“博物馆与创意创新设计” 以中华衣时尚艺术馆为例,探讨了服饰类博物馆在时尚创意创新设计中的作用,强调了博物馆在活化和转译文化基因、提供时尚设计教育、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推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A59B

刘传兰教授专注于时尚、零售、品牌和数字化领域,研究消费者行为、网上购物和时尚营销策略。她的演讲“超越文化保护:博物馆如何利用文化促进时尚品牌定位与品牌打造和发展”以时尚博物馆和时尚展览为例,深入探讨了博物馆在时尚品牌定位和品牌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文化遗产在塑造品牌身份、增强品牌真实性、提供消费者参与体验以及培养未来设计师方面的价值。

33463

大流士·阿克巴扎德(Daryoosh Akbarzadeh)教授曾在多所大学教授考古学和伊朗研究,出版和发表了多部关于萨珊王朝硬币、古代文明等内容的研究书籍与学术论文,对学术界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演讲“伊朗博物馆与教育:从教学到研究”概述了伊朗国家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发展、建筑特点、馆藏亮点以及其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作用,强调了博物馆在保护和展示伊朗文化遗产、促进学术交流以及提升公众历史意识方面的重要意义。

403CA

60年来,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两国领导更是就文化遗产保护和展览交流合作意向达成一致。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其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此次博物馆促进设计高等教育中法双边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推动博物馆在设计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中法两国的学术界和教育界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鉴、共促发展的平台。

我们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中法两国在文化遗产与设计教育领域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化,共同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推动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康泰路8号 邮编:311199    Copyright © 2010 - 2016 fzxy.z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